美國貿易銀元,正面,自由神坐像,左手捏一綬帶,上書“自由”,右手拿橄欖枝,看起來就像是一朵花,所以就得了個俗名“拿花”。座底飾帶書有“我們信仰上帝”,下面是鑄造年份。邊緣左有共13顆六角星。背面,昂首張翅立鷹,左爪抓枝,右爪握箭,頭上方飾帶書“合眾為一”,邊緣書“美利堅合眾國”、“貿易元”。因坐像手拿橄欖枝,我國也稱它為“一枝花”。這種銀幣在我們中國比較熟悉。
19世紀中葉,美國工業產能開始顯得遠遠超出國界,為了給自己的產品尋找新的市場,美國中的商界領袖開始把眼光投向東方,尤其是中國。1873年,美國為了爭奪遠東貿易和搶占墨西哥“鷹洋”在遠東的銀元市場,國會決定增加銀元的銀含量(含銀0.9,重27.22g,純銀0.7878盎司),而當時墨西哥鷹洋含銀0.903,重27.07克,純銀0.7859盎司。1866年起,為了加強對基督教信仰的傳播,美元幣面增加了“我們信仰上帝”的銘文。1873年開始發行由造幣局首席雕刻師威廉·巴伯設計制作了美國貿易銀元。
1873年出產的大部分貿易銀元都出口到中國。這年10月,同治帝下令化驗這些銀幣,并下圣旨:“奉天承運皇帝詔曰:各地軍、農、工、商人等,須知‘飛鷹貿易銀元’已于近期抵達香港,并經聯合特聘官員化驗檢定,可用于支付稅款,可令之進入流通,爾等勿須多慮。同時嚴禁鼠竊狗盜之輩為一己私利偽造新飛鷹銀元。膽敢抗旨以身試法、私鑄硬幣者,一經發現、必將嚴懲。爾等須晨兢夕厲!不得有違!欽此!”。1873年后,美國為了爭奪遠東貿易和搶占墨西哥“鷹洋”在遠東的銀元市場,創鑄美國貿易銀元。鑄造的全程時間為1873—1885年。由于鑄數不多,加之回收、熔化、遺損和爛板,因此品相好的留存極少。
近日,深圳藝海國際藝術館有幸征集到三枚精品美國拿花幣。直徑為3.75厘米,重21.4克。正面為自由女神左側(代表東方)坐像,左手握一綬帶,上書“LIBERTY(自由)”,右手拿橄欖枝,座底飾帶書有“INGODWETRUST(我們信仰上帝)”,下有制造年號“1876”,邊緣左右共13顆六角星,代表獨立時的13個州。背面:桀驁不馴昂首張翅立鷹,它的爪子按住三箭和月桂樹分枝。頭上方書有“EPLURIBUS UNUM(合眾為一)”,腳下“420格令(為27.216g),含銀0.9。”上環書“UNITED STATESOF AMERICA(美利堅合眾國)”。下環書;TRADEDOLLAR(貿易元)。
美國貿易銀幣,國內俗稱“拿花”,是清朝后期國內標準貿易銀幣品種之一。19世紀中葉,美國工業產能開始顯得遠遠超出國界,為了給自己的產品尋找新的市場,美國中的商界領袖開始把眼光投向東方,尤其是中國。 1873年,美國為了爭奪遠東貿易和搶占墨西哥“鷹洋”在遠東的銀元市場,國會決定增加銀元的銀含量(含銀0.9,重27.22g,純銀0.7878盎司),而當時墨西哥鷹洋含銀0.903,重27.07克,純銀0.7859盎司。1866年起,為了加強對基督教信仰的傳播,美元幣面增加了“我們信仰上帝”的銘文。
經過歲月的變化,市場上流行的拿花也是越來越少。物以稀為貴,拿花幣的市場價值也逐漸凸顯。拿花幣在收藏市場上一直是比較熱門的收藏品。雖然在歷史的推移下,許多銀元早已經失去了其原有的流通功能,但是卻多了考古價值、藝術價值、收藏價值等各種新功能。對于銀元收藏的趨熱,業內人士均表示在意料之中。銀元作為曾經的主要流通貨幣反映了當時的政治、金融與文化背景、歷史價值不菲。再者買賣銀元屬于實物投資交易比較靈活具有收藏價值投資風險小、增值穩定等特點,加上銀元系稀有貴重金屬所鑄制作數量比銅幣、鐵幣、紙幣等少得多。存世數量有限自然會越來越受追捧。
此三枚拿花幣現在深圳藝海國際藝術館展出,感興趣的藏友可以直接到深圳藝海國際藝術館鑒賞。
深圳市藝海國際藝術品展覽服務有限公司
地址:深圳市寶安區海秀路23號龍光世紀大廈A座7樓
電話:4000-150-321
網址:www.yihaiguoji.net